我国专业认证工作进展

  2020-06-12 滚球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 浏览量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综述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国专业认证是从工程教育起步的。

2006年5月,教育部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开始了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2016年,我国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认证的实质等效。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27所高校117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分布于机械、化工与制药等21个工科专业类。通过认证,标志着这些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2020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布: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等402个专业完成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开展的学校自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专家组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等程序,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认证的上述专业将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

(二)医学类专业认证  

教育部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开始医学类专业认证建设。

截至2017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国家卫计委(现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实施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开展90个专业点的认证,其中有12所高校开展国际认证。这标志我国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8年,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会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对四川大学等16所高等学校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经过专业自评、专家组现场考察、专家组结论建议、工作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认证结论公示等程序认定,四川大学等16所高等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了认证。

(三)经管类专业认证  

2015年12月,首批经管类专业认证试点启动。  

44名教育界、行业企业专家对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等7个专业点开展了现场考查。  

2016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第三级)暨全国首家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并在第二年顺利通过。这标志着中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四)师范类专业认证  

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全国启动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首个分级分类专业认证办法,构建了横向三类、纵向三级的认证标准体系,包括认证办法和中学、小学、学前教育3个相互衔接的认证标准。第一级定位于办学基本要求监测,包括15个专业办学核心数据监测指标,旨在促进各地各校加强师范类专业基本建设。第二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以定性指标为主,旨在引导各地各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第三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旨在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

2019年9月,教育部评估中心公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等2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34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2016—2017年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的专业,经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复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等26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自2019年8月起至2025年7月止。

2019年12月,教育部评估中心公布:西南医科大学等2所高等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

(五)农学类专业认证

农学门类2016年开始专业认证试点,试点院校和专业包括: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植物保护;华中农业大学:农学、植物保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新闻显示,教育部评估中心2020年1月16日发函通知:该校农学、植物保护专业成为农科类首批通过国家第三级专业认证的专业。